土壤電阻率是接地工程計算中一個常用的參數,直接影響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的大小、地網地面電位分布、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。土壤電阻率是決定接地體電阻的重要因素,為了合理設計接地裝置, 對土壤電阻率進行實測,以便用實測電阻率做接地電阻的計算參數。所以,我們在做防雷工程時知道準確的電阻率是 重要的,那么影響土壤電阻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, 離子接地極廠家小編和你一起來學習一下。
1.土壤中導電離子的濃度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影響土壤電阻率的大小,也就是說,土壤中所含導電離子濃度越高,土壤的導電性就越好,土壤電阻率就越小, 反之就越大。如沙河中,河底的土壤電阻率較大,就是因為河底由于流水的沖刷,導電離子濃度較小所致。土壤越濕,含水量越多,導電性能就越好,土壤電阻率就越小,反之就越大。這就是接地體的接地電阻隨土壤干濕變化的原因。
2.不同土質的土壤電阻率不同,甚至相差幾千到幾萬倍。
3.溫度對土壤電阻率的影響也較大,一般來說,土壤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。
4.土壤的致密性對土壤電阻率也有 的影響,為了減少接地體的流散電阻, 將接地體四周的回填土夯實,使接地體與土壤緊密接觸,從而達到減小土壤電阻率的效果。
5.季節的變化也會引起土壤電阻率的變化,季節不同,土壤的含水量和溫度也就不同,影響土壤電阻率 明顯的因素就是降雨和冰凍。在雨季,由于雨水的 滲入,地表層土壤的電阻率降低,低于深層土壤;在冬季,由于土壤的冰凍作用,地表層土壤的電阻率升高,高于深層土壤。這樣,使土壤由原來的均勻結構變成了 分層的不均勻結構,引起土壤電阻率的變化。